常见的印刷危废收集、贮存、处置、利用雷区1、贮存场所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2、危废与一般固废未做到分类储存3、危废贮存不规范4、未建立危废台账正确做法:按照危险废物台账标准格式建立危废台账,一式两份,一份存放在现场,一份存档备案。5、将危险废物交给无危险废物单位进行处置正确做法:验明“证”身,签订合同。6、转移危险废物未按规定填写联单,或联单未保存5年正确做法:转移危险废物的,需如实填写转移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7、危险废物贮存**过一年未申报正确做法:危废贮存时间不得**过一年,延长贮存期的应报生态环境部门批准。印刷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2.2.1 染料、涂料废物染料涂料危废处理染料涂料危废处理目前我国传统印刷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溶剂型油墨。
废油墨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12“染料、涂料废物”。传统印刷油墨包括下列3种基本成分:(1)成色剂是精细固体粒子的颜料,颜料有透明度、不透明度、光紧度和化学阻力等特性。(2)连结料(载体)连结料由树脂、干性植物油、矿物油、烃类、芳香族类、烯烃、石蜡烃等组成,属液体材料。它的作用是在印刷过程中承载颜料粒子,并在转移到纸张或承载材料上后,在承载材料和颜料粒子间起到连结的作用。溶剂油墨中的树脂连结料用**溶剂如醇、酯、酮、苯类。(3)添加剂包括撒淡剂、干燥剂、塑性材料、乳化剂和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是改变油墨的印刷适性,如粘度、粘性、干燥性等,或达到所要求的印刷质量特征。另外,添加剂有助于忽略对象耐磨性这样的规范特征的要求。废油墨来源于印刷过程,污染途径有:当油墨放进印刷机时,油墨会经过很多不同的滚筒分散并转移到滚筒上,墨斗亦要预留一定的油墨量以稳定供墨,也即印刷机自身会形成废墨;在机头测试印刷效果时形成的废印刷产品上涂敷大面积油墨,处理不当可能会形成二次污染;不同种类、颜色的油墨混合形成废油墨;油墨使用过程中因为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变化在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印刷适性变差,形成废油墨;油墨残留附着在油墨桶内壁,废油墨桶被油墨生产厂家回收后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若废油墨桶进入生活垃圾,会形成潜在的二次污染;油墨残留在印版表面,进入印版回收处理工序,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数字印刷中产生的废硒鼓、废墨盒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12“染料、涂料废物”。据调查,每只废旧墨盒中残留着10%~40%的墨水;硒鼓中的墨粉是2~4微米的微尘。废硒鼓、废墨盒属于数字印刷中的耗材,可谓量大面广,且产生量递增速度较快,但其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尚未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