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险废物的管理
*四条 各实验室要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存储,划定专门区域放置,及时申报处理,学院办公室安排专人每天到各实验室进行收集,交由天津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许可、具有危险废物处置的厂家运输和处理。
*五条 各实验室要根据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并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
*六条 实验室危险废物不得与普通生活垃圾混放,一经发现,相关运输和处理费用由责任实验室自行承担。
*七条 **废液要倒入塑料桶,塑料桶要张贴标签,注明楼名、房间号、废液成分名称,封严桶口,防止泄漏。不得将存在相互反应的废液倒入同一塑料桶,也不得将废液桶与有用试剂和蒸馏水混放。
*八条 废试剂瓶内不得有残余试剂,放入编织袋,扎紧袋口,平稳放置。
*九条 针管、头、玻璃碎片等损伤性废物须放入容器,以免发生扎伤或划伤。
*十条 沾染性废物和感染性废物须经高压灭菌消毒等预处理后,方可放入垃圾袋。
*十一条 实验动物尸体须放入冰箱,严禁将未按照实验动物要求处死的实验动物放入冰箱。
*十二条 实验室应及时清理过期试剂和药品,放入纸箱并注明名称、数量和性质。
实验室废碱处理
1.碱系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碱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物质;酸性物质;金属;过氧化物。
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2.酸系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无机酸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碱性物质;金属;**物质;还原剂;氧化剂;;溴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磷化物;
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混入后会产生有毒气体之物质如:、硫化物等。
3.非含氯**物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 含**溶剂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酸、碱性物质;强氧化剂如:过氧化物、硝酸盐或过氯盐。
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4.含氯**物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 含氯**溶剂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酸、碱性物质;强氧化剂;碱金属如钠、钾;亚硫酸二甲酰;塑料、橡胶、涂装。
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5.(含铬)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检验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物质;碱性物质;金属、金属盐;还原剂;磷。蚁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次磷酸盐、碳酸盐、蛋白毒、氨、硫化物、溴化物、生物碱盐、石灰水、硼砂、单宁酸、蔬菜的收敛剂。
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6.重金属系(镉) 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重金属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物质;强酸;金属、金属盐;还原剂;磷;
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7.氰系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含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酸性物质;**物质;强氧化剂如:硝酸盐、亚硝酸盐、过 氧化物及氯酸物;汞、氯、溴及会引起爆炸产生有害气体及恶臭等成分;二氧化碳。
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8.汞系废液收集基准
废液类别: 含汞废液。
避免混入之物质废液不可混入下列物质:
**物质;碱性物质;钾、钠、镁、锑、砷、硼砂、铜、铁、铅;蚁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次磷酸盐、碳酸盐、蛋白毒、氨、硫化物、溴化物、生物碱盐、石灰水、单宁酸、 蔬菜的收敛剂。
其它对处理过程造成妨碍之物质。
9.污泥及固体类废弃物:
如无机污泥**污泥等固体废弃物,请用密封袋统一包装好后,再集中回收。勿将此类废弃物放入废液收集桶内。
实验室危废处理现状
产量
一般高校实验室废液产量几吨~几十吨/年,综合性高校可达数百吨/每年;
方法
委托有处理的第三方处理机构处置,一般采用焚烧法处理**废液;
价格
与当地第三方处理机构的处理能力有关,各高校产量月底,处置成本越高,可高达数万元/吨;
风险
受限于第三方机构的处理能力,实验室废液不能及时处置,目前各高校自建收集站存储,存在巨大的存储风险。
实验室废水属于危险废物吗?
实验室废水是属于危险废物的。根据《*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前面所称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按照污染程度实验室废水可以分为高浓度实验室废水和低浓度实验室废水。其中高浓度实验废水包括一般液态失效试剂(废酸、废碱、废**溶剂等),液态实验废弃产物或副产品(样品分析残液、液体产品和副产品等),剧毒物实验后的洗涤液。低浓度实验废水包括实验器皿和实验产物的低浓度洗涤水,一般的化学反应产物,低毒低浓度的废试剂,实验室清洁卫生用水及冷却用水等。
高校处理实验室废水的主要途径就是交给有相应的废水处理机构,但是对废水的处理也没有很好的方法。目前,高校实验室废水排放还未完全纳入**的监督管理之中,除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外,也要重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在实验过程中减少药品使用量,尽量寻求无毒害性药品代替旧的有害物质。同时注重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行实验室物质的回收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实验室实行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表制度,并定期接受当地**的监督检查。